这个9月,百余名来自闵行区的8-14岁青少年,在中福会“小先生”科普讲解团的助力下,完成了一场特别的成长——从隔着展柜看展品的“参观者”,变身用童声传递知识的讲解“小先生”,尤其在上海地铁博物馆里,他们把地铁科技与城市文化揉进讲解,让科普多了份人文温度。
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这群来自中福会小先生讲解团的讲解员们,在上海温室花园带着来自全国的游客开启一场充满趣味与探索的“探秘植物城之丛林奇遇记”,邀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用画笔描绘自然、制作书签。 此次,少年们又走进闵行区人防科普教育馆、上海地铁博物馆等场馆。前期,他们接受了讲解技巧、手势语言、知识梳理等系统培训,学会将复杂知识转化为通俗表达。在上海地铁博物馆,少年们的讲解满是文化巧思。面对逼真的4号线全编组模型,他们会说起这条线路串联起的城市地标;操作“虚拟列车DIY”时,会聊地铁线路如何勾勒城市发展脉络;讲解实时客流数据时,还会提一句早晚高峰里藏着的城市生活节奏。模拟驾驶体验后,有少年笑着说:“原来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记录城市变迁的‘移动博物馆’。”
到了闵行区人防科普教育馆,他们又化身国防知识传播者。防空警报响起时,他们镇定讲解警报含义与避险要点;VR地震模拟器前,结合亲身体验科普自救知识,“地面好像在跳舞”的真实感受,让讲解更有说服力。“如何查询最近的民防工程?”“遇到空袭警报该怎么做?”讲解中,少年们抛出的问题连场馆工作人员都点赞。他们的童言童语打破传统科普单向传播模式,让知识更亲切。
未来,闵行区还将拓展科普实训基地,让更多少年用童声连接科技与文化三羊财务,成为科普领域的新生力量。
配股神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