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记者 王兰 通讯员 胡琛璟)今年,“村超”“村马”等赛事让贵州活力尽显,吸引了无数目光。而在这份热闹之外,低空经济正以独特的姿态在贵州大地上萌芽生长。这片喀斯特地貌遍布的土地,山峦与河谷交织世纪汇通,传统交通常受地形制约,而低空经济恰似一把 “空中钥匙”,为贵州解锁新的发展可能。
在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的关键时期,贵州省立足战略全局,将“稳妥有序发展低空经济”明确列为全省“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一决策既契合国家培育新兴产业的战略导向,也彰显了贵州依托自身优势抢占产业新赛道的主动作为。
事实上,贵州在推进低空经济发展进程中,早已构建起“政策引领—目标锚定—区域协同”的立体化推进路径。2024年,《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便已出台,为产业发展划定了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全省低空经济总产值力争达到600亿元,同时着力打造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集群、航空数字技术装备集群等核心产业集群,推动低空经济从“场景应用”向“全链发展”跃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在贵州省修文县,工作人员对执飞低空物流无人机进行检查。(图片来源:新华社)
进入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有序发展低空经济”的工作部署,强调要大力实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通过“点面结合”的布局策略推进产业落地。一方面重点支持贵阳贵安、安顺等地作为核心区域布局发展低空产业,发挥其在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上的优势,形成集聚效应;另一方面鼓励各市(州)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差异化场景应用,在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物流运输、农林作业等领域打造示范项目,推动低空经济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最终形成“核心引领、全域协同”的发展格局,为“十五五”期间低空经济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贵州造”符合“贵州特色”的无人机
当前,落地贵州的无人机企业普遍以“需求导向、以销定产”为核心运营模式。复杂的山地地形催生了多样化的应用需求,这恰恰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深耕定制化服务细分赛道的契机。通过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对山地环境的适配能力,进而在市场竞争中构筑起独特优势。
“贵州造”无人机(图片来源: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世纪汇通
依托航空装备制造业的扎实根基、山地旅游的广阔场景以及算力产业的强劲支撑,贵州正从生产制造与场景应用的供需两端同步发力。在制造端,强化产业链协同与技术攻关;在应用端,推动无人机与农业、物流、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双向联动下,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除无人机外,贵州低空载人飞行器制造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位于贵阳高新区的通用型飞机制造企业,已成功自主设计研发出“自由莺”单发双座载人轻型运动飞机,并顺利取得中国民航颁发的型号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为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再添重要砝码。
开通低空航线
在旅游体验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的当下,贵州积极拥抱低空经济发展浪潮,成功开通多条低空游览航线,将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以全新姿态呈现在游客眼前。各市州在低空+文旅特色场景应用上积极探索。2025年1月,中国第一艘“祥云”AS700载人飞艇受邀抵达黔东南试飞,途径西江千户苗寨、“村BA”等景点低空游览。
“祥云”AS700载人飞艇亮相“村BA”现场
2025年3月,贵阳北站至黄果树景区、贵阳北站至贵安樱花园两条低空游览航线正式启航。35分钟的黄果树航线中,乘客可在高空俯瞰瀑布如银河倾泻的磅礴气势,感受“会当凌绝顶”的壮阔视野;20分钟的贵安樱花航线则让游客在花季穿越粉白花海,从云端饱览万亩樱园的浪漫盛景。这两条航线的开通,不仅让跨区域出行变得高效便捷,更以“空中走廊”串联起文旅资源,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贵州低空游览项目世纪汇通
在贵州的山水之间,低空游览的创新形态远不止于此。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集群常态化巡航,将“中华第一瀑”雷霆万钧的气势从空中完整呈现,游客通过景区内的VR设备或手机APP,即可实时感受“飞流直下三百尺”的震撼。在万峰林,轻型运动类飞机载着游客翱翔天际,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峰丛尽收眼底,宛如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赤水河谷上空,动力三角翼沿着蜿蜒的赤水河低空飞行,丹霞地貌的赤红与竹海的翠绿交织,构成动人心魄的空中画廊。
无人机让贵州农业生产更“智慧”
在贵州多山多丘的地理环境中,无人机正以其灵活高效的特性为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悄然改变着传统耕作模式,成为推动山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打邦河畔的蜂糖李种植基地,植保无人机将雾化后的药剂均匀喷洒在枝叶间。对于当地常见的梯田、坡地等复杂地形,无人机可灵活调整高度和角度,避免人工喷洒的遗漏与浪费,不仅将农药用量减少,作业效率更是提升数倍,5小时就能完成300亩喷洒。
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
此外,无人机在农产品运输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余庆县依托贵州民航集团和贵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引入无人机来运输干茶青,精心构建“空中专线+物流无人机支线”的立体式运输网络。工作人员提前规划好飞行路线后在电脑上一键操作,无人机凭借厘米级定位自主飞行,可承载50公斤货物、覆盖20公里半径,单架日均运输量达2吨。余庆县花山乡江国茶叶加工厂负责人表示,第一天晚上揽收的茶叶,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到浙江客户的茶桌上。“早晨采摘—晚间加工—夜晚装机—次晨达市场”的极速链路,使贵州春茶次日达全国核心城市覆盖率提升至95%。
福泉“智慧警务”无人机绘就平安新图景
随着科技强警战略的深入推进,警用无人机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战力”。近年来,福泉市公安局聚焦“机制+专业+大数据”赋能基层警务,结合福泉实际引入警用无人机技术,成立全省首支县级公安机关“飞手战队”,用改革的办法破解改革的难题,引爆了一场“空地一体”警务实战改革,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高水平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福泉公安无人机“战队”(图片来源:贵州日报)
据了解,2024年以来,福泉公安通过无人机应用协助办案20余起,抓获嫌疑人50余名。其中,侦破非法种植罂粟案4起;固定非法捕捞证据20余次;收集证据支撑破获非法采矿案件2起;成功打掉野外流动赌场2个,抓获涉赌人员30余名。
福泉公安通过“无人机+地面警力”相结合的立体巡防模式,常态化对辖区重点场所、重点路段等进行巡逻防控。警用无人机按照既定巡逻路径进行空中自动巡航,将辖区内重点区域及地面警力暂未覆盖区域的画面实时传送至局情指中心,民警通过高清图像快速掌握辖区治安状况,有效弥补人工排查的局限性,减少工作盲区,全面构筑安全屏障。
当无人机掠过梯田的曲线,当飞行器穿越峡谷的缝隙,古老土地与前沿科技在贵州大地上共同绘就一幅画卷。未来,随着低空天路在黔贵大地的纵横延展,贵州将以“立体交通”突破地理约束,用“云端智慧”重构空间价值,让使翱翔的翅膀成为连接乡村振兴与数字文明的生动画卷。
(素材来源:低空产业大脑)
配股神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